南京—硅谷创新发展智慧城市论坛

时间:2019年6月13日
地点:美国斯坦福大学柏克德会议中心
活动简介:来自南京的城市管理者与美国斯坦福大学专家同场对话,以“面向未来城市的创新生态系统”为主题,围绕物联网相关领域的应用。

斯坦福大学柏克德会议中心

柏克德会议中心是斯坦福大学最著名的全功能会场,建校之初即启用,近期得以翻新,复现往日宏伟与典雅之美。硅谷地区高峰论坛定期在此举办。

合作方MediaX中心隶属于斯坦福大学人类与科学技术高等研究院(H-STAR)联合了20多个斯坦福大学跨学科实验室组建而成。致力于促进产学研合作,将创新的公司和研究人员聚集在一起,探索未来行业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目前与飞利浦、三星、尼桑、华为、香港科技大学等30余家机构建立起合作关系。除产学研合作项目外,该机构还开展多个访问学者项目。


论坛邀请校内知名专家学者以及行业领导者参会,以“面向未来城市的创新生态系统”为主题,聚焦秦淮区硅巷建设这一典型案例,围绕物联网相关领域的应用,来自南京的城市管理者与美国斯坦福大学专家同场对话。

MediaX中心执行董事玛莎·罗素发表题为“数字化城市的创新生态系统”主旨演讲,斯坦福大学全球项目中心迈克·斯提普与国际服务创新专业人员协会亚希·莫哈达姆则分别从“数字化城市的颠覆性科技”、“数字化社区的服务系统”分享了独到的产业创新经验。

秦淮区与MediaX围绕城市硅巷的创新系统研究达成合作意向。


创新南京,机会无限

林涛 秦淮区委书记

2019年,南京市提出“城市硅巷”的建设构想。这是一个和硅谷似而不同的概念,虽然都是依托一所高校来建造,但硅谷是在城市边缘区建设的科技创新园区,硅巷是以存量空间更新为主的创新科技产业集聚街区,不是平地起高楼,而是老树发新芽。

从硅谷到硅巷的转变,代表了新经济发展背景下的城市更新模式,而秦淮就是在南京率先探索“城市硅巷”的主城区。全区以硅巷建设统领科技创新工作,拉开了“一城一谷一带一片”的空间格局,总面积达4.4平方公里。和区内高校、科研院所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共促创新成果转化、共谋创新产业发展。

展望未来,我想用三个词表达我的愿望。“相知”,我们在加强沟通中共享发展机遇,在各展优势中分享经验成果。“携手”,把双方的需求和优势对接起来,携手创造更多的发展契机,共同推进科技创新,推动文明进步。“共赢”,聚焦未来创新发展方向,营造一流创新创业生态,让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水平再上新台阶。


人类对未来社区的愿景

玛莎·罗素 斯坦福大学MediaX中心执行董事

社区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这个生态系统是动态无常的。关系资本与创新生态系统息息相关,正是这种关系纽带有助于创新生态系统发挥作用;其次,共同的愿景和信任将促进创新,为你想拥抱的未来生活创造故事。最后,通过了解和协调关系资本,我们就能加快创新发展。

MediaX本质上是建立在这种关系发展的基础上的,它是一个虚拟中心,与校园里二十多个实验室合作,涉及的领域从工程到通讯、行为科学、心理学、商业、音乐、医学不等。

为了对未来,对人才输送和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保持乐观的态度,我们必须去思考以下几个问题:人类对未来社区抱有怎样的愿景?未来的社区生活要达到怎样的质量才能满足我们的期望?社区生活的幸福度是可以衡量的,其衡量标准可以是公司和工作的数量、收入和税款、经济适用房、无家可归现象、零售店的便捷程度、犯罪率、空气质量和水质、区域认同和社区组织。只要我们能衡量社区生活的幸福度,我们就能确定如何对这些因素进行干预。


秦淮区“1+X”公共服务平台优势凸显

张仲金 南京白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党工委书记

秦淮区内有唯一的省级高新区——南京白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白下高新区位于南京秦淮区的东南部,由国家大学科技园起步,2006年被认定省级开发区,先后获得“国家大学科技园”、“江苏省互联网产业园”等一批重量级的品牌荣誉。

白下高新区依托“大院大所大企”的创新优势、自身的平台(品牌)优势,以软件和信息服务、智能制造为主导产业,以物联网为特色产业,产业集聚程度高,拥有云创大数据、南京天航智能装备研究院等一批高端人才团队孵化企业。

2015年,白下高新区整合了政府和社会服务资源,打造了秦淮区“1+X”公共服务平台,为园区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精准化科技服务。“1”,指的是一站式服务大厅和一网式云平台。 “X”则代表不断拓展的综合科技服务功能。包含科技金融、知识产权、项目申报、人力资源、法律服务、公共技术等8大专业领域。经过精心打造,秦淮区“1+X”公共服务平台的服务优势日益凸显。


“量子平台模型”网连城市

迈克·斯蒂普 斯坦福全球项目中心数字城市项目兼职教授、执行董事,施乐帕克研究中心前全球业务运营高级副总裁

我们习惯于使用数字城市而非智慧城市一词。数字城市是指该城市不仅仅是由政府或规划组织管理,它并非指单一事物,而是数据层、商业数据、从事商业活动的私人公司的层次、交易、信息、概要数据、社交媒体以及诸如苹果公司类向别家公司兜售信息的公司的结合体。此外,数字城市还涉及基础设施、道路、交通和传统的智慧城市模型。因此,我们要从更广阔的视角,来观察城市是如何借此运转以及管理市民福利体系的。

我们应该思考颠覆性技术代表了什么。颠覆性技术不仅提供了新的价值主张,在某种意义上是一项创新技术,还打乱了整个行业或一系列公司的经济商业模式。为此,我们开发出了所谓的“量子平台模型”。该技术的最大的和谐之处在于城市随处都有可用的网络连接。我们中心研发出的量子平台正在飞速运行,并以指数级的速度推动创新。我们发明了越来越多的技术并推向市场,这些技术都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


为智慧城市运营提供平台保障

穆科明 杰迈视讯总经理

来南京创业前,我在硅谷工作了12年。2010年底,意识到祖国巨大的发展和市场前景,我带着团队从硅谷到南京创业,创办了从事智能视频信号处理、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的高科技企业——杰迈视讯。短短8年多时间,公司的年产值已经超亿元。

我创办的南京杰迈视讯,主要的技术基础是人工智能&模式识别、高清网络摄像机、智能视频监控平台,为智慧城市建设开发的系列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比如,十字路口的智能摄像头,可以提前两秒判断并精准自动捕捉车辆的违章行为,并上传数据至交警指挥控制中心,而“提前两秒判断”正是公司的核心技术。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智慧城市发展的特点:创新、融合、系统和产品,一个城市发展的平衡三角——产业经济、民生服务、城市治理,其中产业经济是一个是城市发展的源泉,民生服务是生活便捷、友好、舒心的基础,城市治理是城市安全、通畅、和谐的保障。


数字转型框架的六个因素

亚希·莫哈达姆 国际服务创新专业人员协会 (ISSIP) 的执行主任

国际服务创新专业人员协会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与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合作,更好地了解服务系统,并促进服务创新等技能。

我们的成员属于数字移民,在与他们共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数字转型框架的需要。我们和许多杰出学者共同创建出了一个框架,并且在过去的几年里,联合不同的公司对其进行测试。这一框架包括六项基本因素,即:数字平台、服务平台、价值共同创造、开放式创新、动态能力以及以人为本的设计。

数字平台基于移动、社交、云和数据分析。工业物联网、3D打印技术、机器人技术、区块链等加速了其发展,进而加快了创新的步伐。但是当许多公司开展业务或经历数字转型时,他们都仅仅停留在了这一层面。2016年开展的研究显示,为数字转型而做出的努力约有80%是无用功。在我们看来,这是缺失了数字转型全局观导致的结果,因为它的关注焦点在于技术,而忽视了商业模式和组织模式。

我们应该如何对数据加以利用?这就提到了服务平台。服务平台带来生态系统、数字社区以及eclipse算法,它是一种能将顾客、用人单位、合伙人和供应商整合到一起的能力,是一种与所有利益相关者共同创造价值的能力。共同创造价值的有效渠道则包含程序接口的应用,这种接口可以对数字转型的大小进行调节,为利益相关者带来不同的数字资产和服务资产,以实现共同价值创造。

我们如何让市民参与共同价值的创造?这便是开放式创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亨利·切斯·佩罗教授曾对开放式创新进行过深入研究。开放式创新有两种途径,即外部途径和内部途径。外部途径由公司与高等院校或其他公司启动合作,获取创意并进行联合研究;而内部途径则多见于非技术核心的公司,他们主要寻求分拆和授权许可。

第五个因素是动态能力,是在任何给定时间能够快速进行转变,具备应变的组织结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大卫·蒂斯教授曾经解释为机会感知、组织机构重置和机遇把握的能力。

最后一个因素是以人为本的设计。这些生态系统的中心是人在起作用。我们不仅要以顾客为中心,还必须与员工、合伙人、供应商、社会和共同体建立合作关系。埃森哲最近的研究显示,超过85%的高管们认为设计思路是他们必须具备的技能。正因如此,设计是一个热门领域,设计公司供不应求,人们的同理心在产品和服务设计上非常重要。




创新秦淮 六朝圣地

潘莹  中共南京市秦淮区委宣传部副部长

构建智慧城市,创造美好生活,是所有人的共同愿景。南京·秦淮不仅仅是一个智力智慧与智能智造齐驱、互相促进的城区,它的厚积薄发正是源于自身的自然人文与历史底蕴。自古至今,南京·秦淮都一个钟灵毓秀、人文荟萃、商贾云集,有文化、有味道的宜游、宜居之地。

希望各界朋友能够通过“南京周”活动更多地了解“最南京”“最文化”的秦淮,到秦淮旅行游览,投资创业,共享资源,共谋发展。



新闻链接:

新华网:中国南京城市管理者与美国学者硅谷共话未来城市管理

Xinhua News:Chinese delegation, Stanford experts discuss future city development

南京日报:来自硅谷的南京创业家成“南京宣传大使”